买家以6800元拍得。“这种纸币的市值不会超过4000元,现在这个落槌价有点高。”深谙市场的沈先生在钱币收藏方面颇有心得。他表示,“一会儿还有其他机会。我喜欢的币种还有很多,看价钱的高低决定是否要买。喜欢可以多得,但不可志在必得,这才是收藏家的心态。”
他同时指出,收藏是一种闲情雅致,完全出自兴趣,他看重的是真正的精品,研究的是文化。在他心中,真正的收藏家要有几方面特质:第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起码要20年以上才能叫做收藏家;其次是要持之以恒,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顺境中收藏,逆境中亦要坚持;第三是要懂得欣赏,可以讲出任何一种钱币的历史,而不必依存于专家。
在拍卖现场,也有很多藏家向记者表示,今年的钱币拍卖价格很高。一位藏家说,虽然现场有很多专业藏家来竞拍最心仪的收藏佳品,但也有很多有钱人只是来投资的,他们只要看着好看,拍品又有一定名誉度,就拼命举牌。这些人缺乏专业收藏知识,对拍品一无所知,与真正的收藏相去甚远。
一位资深藏家也表示了他的担忧。他认为,钱币拍卖的价格存在虚高现象,是因为有人在背后炒作资本,长此以往,真正的藏家会越来越少。
郭学广指出:“我们做的是收藏品,与市场行为是分开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炒作行为会把某一个品种炒得很高,但对收藏品市场没有影响。相反,投资市场状况不好的情况下,收藏品市场仍然火爆。例如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币的涨价就是一种商业运作。我们做拍卖的主要内容是做收藏品,当然也会考虑藏家的需求,对退出市场的人民币进行拍卖,但它不是重点。对于部分钱币,可能会有投资行为,但是在一个大好的境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市场行为的基础是大家对此的关注。”董昆
孤品战国古钱武阳三孔布
在本次嘉德2010春拍古钱专场中,存世孤品——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经过近40次激烈竞价,最终以352.8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古钱拍卖新纪录。
这枚“武阳”三孔布,通长74毫米,腰宽35毫米,重15.5克,属于大型布,为老生坑传世品。其文字清晰,铜质微红;面、背周沿有边廓;浇口在首部,合范较为准确,铸造精美。面文“武阳”两字上下书写,“阳”字左右两边分距较大,与“武”字呈三足鼎立之势;背首穿孔上铸有数字“十五”,背文“一两”字体稍倾斜。
三孔布是战国末年秦占赵后赵地所铸货币。独具的特征是:布首及两足各有一只圆孔,故称“三孔布”。面文多为地名,背文有纪重和纪值文字。三孔布铸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传世及出土数量极微,迄今国内仅藏数十枚,是中国古钱“五十珍”之一。实物除博物馆藏品外,大多流散海外。这枚面文为“武阳”古地名的大型三孔布,是目前发现的惟一孤品,被著录过多次,并在陕西省博物馆等多处重大博物馆中展览过,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众多藏家关注,其学术价值极高。对于佐证史料、研讨三孔布铸期以及考究衡制演变和地理位置变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董昆侯晓威)
小百科
如何辨识、鉴定古钱币
近几年,古钱收藏价格一路飙升,在古钱的收藏价值逐渐显现出来的同时,作假的赝品、伪品也无孔不入。因此,面对价格不菲的古钱的时候,应该如何更好地辨识和鉴定呢?专家总结了以下几点辨伪的高招:
一看工艺和铸造方法。
钱币铸造有模铸、磨砂和机器冲压铸制的方法。应根据不同朝代的铸造方式来判断是否为本朝所制。如不符合当时的铸造工艺者即为后仿制。
二看材质。
明朝嘉靖以前铜钱的材质都是青铜,因含少量锡或铅,锈色发青、白或红色,之后才有了黄铜,如果发现有明朝嘉靖以前的黄铜材质的钱币,肯定是后仿制的。
三看包浆。
出土的钱币包浆最外层带有泥土中锈变层,容易洗掉,有腐烂味。而传世
|